國(guo)家市場(chang)監(jian)督管理總(zong)局令
第27號(hao)
《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辦(ban)法》已於(yu)2020年1月15日經(jing)國(guo)家市場(chang)監(jian)督管理總(zong)局2020年第1次局務(wu)會(kuai)議審(shen)議通過,現(xian)予公布,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。
局長 肖亞慶
2020年1月22日
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辦(ban)法
(2020年1月22日國(guo)家市場(chang)監(jian)督管理總(zong)局令第27號(hao)公布)
第一章 總(zong) 則
第一條(tiao) 為(wei)規(gui)範(fan)藥(yao)品注冊(ce)行為(wei),保證(zheng)藥(yao)品的安全、有效和質(zhi)量可控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(guo)藥(yao)品管理法》(以下簡稱《藥(yao)品管理法》)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(guo)中醫(yi)藥(yao)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(guo)疫苗管理法》(以下簡稱《疫苗管理法》)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(guo)行政許(xu)可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(guo)藥(yao)品管理法實(shi)施條(tiao)例》等法律、行政法規(gui),製(zhi)定本辦(ban)法。
第二條(tiao)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(guo)境內(nei)以藥(yao)品上市為(wei)目的,從事藥(yao)品研製(zhi)、注冊(ce)及監(jian)督管理活動,適用本辦(ban)法。
第三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是指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人(以下簡稱申請人)依照法定程序和相關(guan)要求提出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、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、再注冊(ce)等申請以及補(bu)充申請,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基於(yu)法律法規(gui)和現(xian)有科學(xue)認知進(jin)行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(zhi)量可控性等審(shen)查,決(jue)定是否同意其申請的活動。
申請人取得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後,為(wei)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持有人(以下簡稱持有人)。
第四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按照中藥(yao)、化學(xue)藥(yao)和生物製(zhi)品等進(jin)行分類(lei)注冊(ce)管理。
中藥(yao)注冊(ce)按照中藥(yao)創(chuang)新藥(yao)、中藥(yao)改良型新藥(yao)、古代經(jing)典名方中藥(yao)複方製(zhi)劑(ji)、同名同方藥(yao)等進(jin)行分類(lei)。
化學(xue)藥(yao)注冊(ce)按照化學(xue)藥(yao)創(chuang)新藥(yao)、化學(xue)藥(yao)改良型新藥(yao)、仿製(zhi)藥(yao)等進(jin)行分類(lei)。
生物製(zhi)品注冊(ce)按照生物製(zhi)品創(chuang)新藥(yao)、生物製(zhi)品改良型新藥(yao)、已上市生物製(zhi)品(含生物類(lei)似藥(yao))等進(jin)行分類(lei)。
中藥(yao)、化學(xue)藥(yao)和生物製(zhi)品等藥(yao)品的細化分類(lei)和相應的申報資(zi)料要求,由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根據注冊(ce)藥(yao)品的產(chan)品特性、創(chuang)新程度和審(shen)評(ping)管理需要組織製(zhi)定,並向社會(kuai)公布。
境外生產(chan)藥(yao)品的注冊(ce)申請,按照藥(yao)品的細化分類(lei)和相應的申報資(zi)料要求執行。
第五條(tiao) 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主管全國(guo)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工作,負責建立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工作體(ti)係(ji)和製(zhi)度,製(zhi)定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規(gui)範(fan),依法組織藥(yao)品注冊(ce)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以及相關(guan)的監(jian)督管理工作。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(以下簡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)負責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、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、補(bu)充申請和境外生產(chan)藥(yao)品再注冊(ce)申請等的審(shen)評(ping)。中國(guo)食品藥(yao)品檢(jian)定研究院(以下簡稱中檢(jian)院)、國(guo)家藥(yao)典委員(yuan)會(kuai)(以下簡稱藥(yao)典委)、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食品藥(yao)品審(shen)核查驗(yan)中心(以下簡稱藥(yao)品核查中心)、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藥(yao)品評(ping)價(jia)中心(以下簡稱藥(yao)品評(ping)價(jia)中心)、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行政事項(xiang)受理服務(wu)和投訴舉報中心、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信息中心(以下簡稱信息中心)等藥(yao)品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,承擔依法實(shi)施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所需的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、通用名稱核準、核查、監(jian)測(ce)與(yu)評(ping)價(jia)、製(zhi)證(zheng)送達(da)以及相應的信息化建設(she)與(yu)管理等相關(guan)工作。
第六條(tiao) 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(ou)域內(nei)以下藥(yao)品注冊(ce)相關(guan)管理工作:
(一)境內(nei)生產(chan)藥(yao)品再注冊(ce)申請的受理、審(shen)查和審(shen)批;
(二)藥(yao)品上市後變更的備(bei)案、報告事項(xiang)管理;
(三)組織對藥(yao)物非臨床安全性評(ping)價(jia)研究機構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機構的日常監(jian)管及違法行為(wei)的查處;
(四)參與(yu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組織的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等工作;
(五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委托實(shi)施的藥(yao)品注冊(ce)相關(guan)事項(xiang)。
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設(she)置或者指定的藥(yao)品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,承擔依法實(shi)施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所需的審(shen)評(ping)、檢(jian)驗(yan)、核查、監(jian)測(ce)與(yu)評(ping)價(jia)等工作。
第七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遵循公開(kai)、公平、公正原則,以臨床價(jia)值為(wei)導向,鼓勵研究和創(chuang)製(zhi)新藥(yao),積(ji)極推動仿製(zhi)藥(yao)發(fa)展。
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持續推進(jin)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製(zhi)度改革,優(you)化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,提高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效率,建立以審(shen)評(ping)為(wei)主導,檢(jian)驗(yan)、核查、監(jian)測(ce)與(yu)評(ping)價(jia)等為(wei)支撐的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體(ti)係(ji)。
第二章 基本製(zhi)度和要求
第八條(tiao) 從事藥(yao)物研製(zhi)和藥(yao)品注冊(ce)活動,應當遵守有關(guan)法律、法規(gui)、規(gui)章、標準和規(gui)範(fan);參照相關(guan)技術(zhu)指導原則,采用其他評(ping)價(jia)方法和技術(zhu)的,應當證(zheng)明其科學(xue)性、適用性;應當保證(zheng)全過程信息真實(shi)、準確、完整和可追溯。
藥(yao)品應當符合國(guo)家藥(yao)品標準和經(jing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核準的藥(yao)品質(zhi)量標準。經(jing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核準的藥(yao)品質(zhi)量標準,為(wei)藥(yao)品注冊(ce)標準。藥(yao)品注冊(ce)標準應當符合《中華人民共和國(guo)藥(yao)典》通用技術(zhu)要求,不得低於(yu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(guo)藥(yao)典》的規(gui)定。申報注冊(ce)品種的檢(jian)測(ce)項(xiang)目或者指標不適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(guo)藥(yao)典》的,申請人應當提供充分的支持性數據。
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等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,應當根據科學(xue)進(jin)展、行業(ye)發(fa)展實(shi)際(ji)和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工作需要製(zhi)定技術(zhu)指導原則和程序,並向社會(kuai)公布。
第九條(tiao) 申請人應當為(wei)能夠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企業(ye)或者藥(yao)品研製(zhi)機構等。境外申請人應當指定中國(guo)境內(nei)的企業(ye)法人辦(ban)理相關(guan)藥(yao)品注冊(ce)事項(xiang)。
第十條(tiao) 申請人在申請藥(yao)品上市注冊(ce)前,應當完成藥(yao)學(xue)、藥(yao)理毒理學(xue)和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等相關(guan)研究工作。藥(yao)物非臨床安全性評(ping)價(jia)研究應當在經(jing)過藥(yao)物非臨床研究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認證(zheng)的機構開(kai)展,並遵守藥(yao)物非臨床研究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。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應當經(jing)批準,其中生物等效性試(shi)驗(yan)應當備(bei)案;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應當在符合相關(guan)規(gui)定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機構開(kai)展,並遵守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。
申請藥(yao)品注冊(ce),應當提供真實(shi)、充分、可靠的數據、資(zi)料和樣品,證(zheng)明藥(yao)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(zhi)量可控性。
使用境外研究資(zi)料和數據支持藥(yao)品注冊(ce)的,其來(lai)源、研究機構或者實(shi)驗(yan)室條(tiao)件、質(zhi)量體(ti)係(ji)要求及其他管理條(tiao)件等應當符合國(guo)際(ji)人用藥(yao)品注冊(ce)技術(zhu)要求協調會(kuai)通行原則,並符合我國(guo)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的相關(guan)要求。
第十一條(tiao) 變更原藥(yao)品注冊(ce)批準證(zheng)明文件及其附件所載明的事項(xiang)或者內(nei)容的,申請人應當按照規(gui)定,參照相關(guan)技術(zhu)指導原則,對藥(yao)品變更進(jin)行充分研究和驗(yan)證(zheng),充分評(ping)估變更可能對藥(yao)品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(zhi)量可控性的影響,按照變更程序提出補(bu)充申請、備(bei)案或者報告。
第十二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有效期為(wei)五年,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有效期內(nei)持有人應當持續保證(zheng)上市藥(yao)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(zhi)量可控性,並在有效期屆滿前六個月申請藥(yao)品再注冊(ce)。
第十三條(tiao) 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建立藥(yao)品加快上市注冊(ce)製(zhi)度,支持以臨床價(jia)值為(wei)導向的藥(yao)物創(chuang)新。對符合條(tiao)件的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,申請人可以申請適用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、附條(tiao)件批準、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及特別審(shen)批程序。在藥(yao)品研製(zhi)和注冊(ce)過程中,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及其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給予必要的技術(zhu)指導、溝通交流、優(you)先配置資(zi)源、縮短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等政策和技術(zhu)支持。
第十四條(tiao) 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建立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關(guan)聯(lian)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製(zhi)度。在審(shen)批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時,對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一並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,對相關(guan)輔料、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一並審(shen)評(ping)。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建立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信息登記平台,對相關(guan)登記信息進(jin)行公示,供相關(guan)申請人或者持有人選擇,並在相關(guan)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注冊(ce)申請審(shen)評(ping)時關(guan)聯(lian)審(shen)評(ping)。
第十五條(tiao) 處方藥(yao)和非處方藥(yao)實(shi)行分類(lei)注冊(ce)和轉(zhuan)換(huan)管理。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根據非處方藥(yao)的特點,製(zhi)定非處方藥(yao)上市注冊(ce)相關(guan)技術(zhu)指導原則和程序,並向社會(kuai)公布。藥(yao)品評(ping)價(jia)中心製(zhi)定處方藥(yao)和非處方藥(yao)上市後轉(zhuan)換(huan)相關(guan)技術(zhu)要求和程序,並向社會(kuai)公布。
第十六條(tiao) 申請人在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前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過程中以及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前等關(guan)鍵階段,可以就重大問題與(yu)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等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進(jin)行溝通交流。藥(yao)品注冊(ce)過程中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等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可以根據工作需要組織與(yu)申請人進(jin)行溝通交流。
溝通交流的程序、要求和時限,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等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依照職(zhi)能分別製(zhi)定,並向社會(kuai)公布。
第十七條(tiao) 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等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專(zhuan)家谘詢製(zhi)度,成立專(zhuan)家谘詢委員(yuan)會(kuai),在審(shen)評(ping)、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、通用名稱核準等過程中就重大問題聽取專(zhuan)家意見(xian),充分發(fa)揮專(zhuan)家的技術(zhu)支撐作用。
第十八條(tiao) 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建立收載新批準上市以及通過仿製(zhi)藥(yao)質(zhi)量和療(liao)效一致性評(ping)價(jia)的化學(xue)藥(yao)品目錄集,載明藥(yao)品名稱、活性成分、劑(ji)型、規(gui)格、是否為(wei)參比製(zhi)劑(ji)、持有人等相關(guan)信息,及時更新並向社會(kuai)公開(kai)。化學(xue)藥(yao)品目錄集收載程序和要求,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製(zhi)定,並向社會(kuai)公布。
第十九條(tiao) 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支持中藥(yao)傳承和創(chuang)新,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藥(yao)特點的注冊(ce)管理製(zhi)度和技術(zhu)評(ping)價(jia)體(ti)係(ji),鼓勵運用現(xian)代科學(xue)技術(zhu)和傳統(tong)研究方法研製(zhi)中藥(yao),加強中藥(yao)質(zhi)量控製(zhi),提高中藥(yao)臨床試(shi)驗(yan)水平。
中藥(yao)注冊(ce)申請,申請人應當進(jin)行臨床價(jia)值和資(zi)源評(ping)估,突出以臨床價(jia)值為(wei)導向,促進(jin)資(zi)源可持續利用。
第三章 藥(yao)品上市注冊(ce)
第一節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
第二十條(tiao) 本辦(ban)法所稱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是指以藥(yao)品上市注冊(ce)為(wei)目的,為(wei)確定藥(yao)物安全性與(yu)有效性在人體(ti)開(kai)展的藥(yao)物研究。
第二十一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分為(wei)Ⅰ期臨床試(shi)驗(yan)、Ⅱ期臨床試(shi)驗(yan)、Ⅲ期臨床試(shi)驗(yan)、Ⅳ期臨床試(shi)驗(yan)以及生物等效性試(shi)驗(yan)。根據藥(yao)物特點和研究目的,研究內(nei)容包括臨床藥(yao)理學(xue)研究、探索性臨床試(shi)驗(yan)、確證(zheng)性臨床試(shi)驗(yan)和上市後研究。
第二十二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應當在具備(bei)相應條(tiao)件並按規(gui)定備(bei)案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機構開(kai)展。其中,疫苗臨床試(shi)驗(yan)應當由符合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和國(guo)家衛生健康委員(yuan)會(kuai)規(gui)定條(tiao)件的三級醫(yi)療(liao)機構或者省級以上疾病預防控製(zhi)機構實(shi)施或者組織實(shi)施。
第二十三條(tiao) 申請人完成支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藥(yao)學(xue)、藥(yao)理毒理學(xue)等研究後,提出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的,應當按照申報資(zi)料要求提交相關(guan)研究資(zi)料。經(jing)形式審(shen)查,申報資(zi)料符合要求的,予以受理。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應當組織藥(yao)學(xue)、醫(yi)學(xue)和其他技術(zhu)人員(yuan)對已受理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進(jin)行審(shen)評(ping)。對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內(nei)決(jue)定是否同意開(kai)展,並通過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網站通知申請人審(shen)批結果;逾期未通知的,視為(wei)同意,申請人可以按照提交的方案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。
申請人獲準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為(wei)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辦(ban)者(以下簡稱申辦(ban)者)。
第二十四條(tiao) 申請人擬(ni)開(kai)展生物等效性試(shi)驗(yan)的,應當按照要求在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網站完成生物等效性試(shi)驗(yan)備(bei)案後,按照備(bei)案的方案開(kai)展相關(guan)研究工作。
第二十五條(tiao) 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,應當經(jing)倫理委員(yuan)會(kuai)審(shen)查同意。
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用藥(yao)品的管理應當符合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的有關(guan)要求。
第二十六條(tiao) 獲準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,申辦(ban)者在開(kai)展後續分期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前,應當製(zhi)定相應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方案,經(jing)倫理委員(yuan)會(kuai)審(shen)查同意後開(kai)展,並在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網站提交相應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方案和支持性資(zi)料。
第二十七條(tiao) 獲準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藥(yao)物擬(ni)增加適應症(或者功能主治)以及增加與(yu)其他藥(yao)物聯(lian)合用藥(yao)的,申請人應當提出新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,經(jing)批準後方可開(kai)展新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。
獲準上市的藥(yao)品增加適應症(或者功能主治)需要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,應當提出新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。
第二十八條(tiao) 申辦(ban)者應當定期在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網站提交研發(fa)期間安全性更新報告。研發(fa)期間安全性更新報告應當每年提交一次,於(yu)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獲準後每滿一年後的兩個月內(nei)提交。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可以根據審(shen)查情況,要求申辦(ban)者調整報告周期。
對於(yu)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出現(xian)的可疑且非預期嚴重不良反應和其他潛在的嚴重安全性風險信息,申辦(ban)者應當按照相關(guan)要求及時向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報告。根據安全性風險嚴重程度,可以要求申辦(ban)者采取調整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方案、知情同意書、研究者手冊(ce)等加強風險控製(zhi)的措施,必要時可以要求申辦(ban)者暫停或者終止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。
研發(fa)期間安全性更新報告的具體(ti)要求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製(zhi)定公布。
第二十九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,發(fa)生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方案變更、非臨床或者藥(yao)學(xue)的變化或者有新發(fa)現(xian)的,申辦(ban)者應當按照規(gui)定,參照相關(guan)技術(zhu)指導原則,充分評(ping)估對受試(shi)者安全的影響。
申辦(ban)者評(ping)估認為(wei)不影響受試(shi)者安全的,可以直接實(shi)施並在研發(fa)期間安全性更新報告中報告。可能增加受試(shi)者安全性風險的,應當提出補(bu)充申請。對補(bu)充申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內(nei)決(jue)定是否同意,並通過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網站通知申請人審(shen)批結果;逾期未通知的,視為(wei)同意。
申辦(ban)者發(fa)生變更的,由變更後的申辦(ban)者承擔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相關(guan)責任和義務(wu)。
第三十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,發(fa)現(xian)存在安全性問題或者其他風險的,申辦(ban)者應當及時調整臨床試(shi)驗(yan)方案、暫停或者終止臨床試(shi)驗(yan),並向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報告。
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可以要求申辦(ban)者調整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方案、暫停或者終止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:
(一)倫理委員(yuan)會(kuai)未履行職(zhi)責的;
(二)不能有效保證(zheng)受試(shi)者安全的;
(三)申辦(ban)者未按照要求提交研發(fa)期間安全性更新報告的;
(四)申辦(ban)者未及時處置並報告可疑且非預期嚴重不良反應的;
(五)有證(zheng)據證(zheng)明研究藥(yao)物無效的;
(六)臨床試(shi)驗(yan)用藥(yao)品出現(xian)質(zhi)量問題的;
(七)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過程中弄虛作假的;
(八)其他違反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的情形。
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中出現(xian)大範(fan)圍(wei)、非預期的嚴重不良反應,或者有證(zheng)據證(zheng)明臨床試(shi)驗(yan)用藥(yao)品存在嚴重質(zhi)量問題時,申辦(ban)者和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機構應當立即停止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依職(zhi)責可以責令調整臨床試(shi)驗(yan)方案、暫停或者終止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。
第三十一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被責令暫停後,申辦(ban)者擬(ni)繼續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,應當在完成整改後提出恢複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補(bu)充申請,經(jing)審(shen)查同意後方可繼續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。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暫停時間滿三年且未申請並獲準恢複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,該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許(xu)可自行失效。
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終止後,擬(ni)繼續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,應當重新提出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。
第三十二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應當在批準後三年內(nei)實(shi)施。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自獲準之日起,三年內(nei)未有受試(shi)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的,該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許(xu)可自行失效。仍需實(shi)施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,應當重新申請。
第三十三條(tiao) 申辦(ban)者應當在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前在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登記與(yu)信息公示平台登記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方案等信息。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,申辦(ban)者應當持續更新登記信息,並在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結束後登記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結果等信息。登記信息在平台進(jin)行公示,申辦(ban)者對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登記信息的真實(shi)性負責。
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登記和信息公示的具體(ti)要求,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製(zhi)定公布。
第二節 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
第三十四條(tiao) 申請人在完成支持藥(yao)品上市注冊(ce)的藥(yao)學(xue)、藥(yao)理毒理學(xue)和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等研究,確定質(zhi)量標準,完成商業(ye)規(gui)模生產(chan)工藝驗(yan)證(zheng),並做好接受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檢(jian)驗(yan)的準備(bei)後,提出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,按照申報資(zi)料要求提交相關(guan)研究資(zi)料。經(jing)對申報資(zi)料進(jin)行形式審(shen)查,符合要求的,予以受理。
第三十五條(tiao) 仿製(zhi)藥(yao)、按照藥(yao)品管理的體(ti)外診斷試(shi)劑(ji)以及其他符合條(tiao)件的情形,經(jing)申請人評(ping)估,認為(wei)無需或者不能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,符合豁免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條(tiao)件的,申請人可以直接提出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。豁免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技術(zhu)指導原則和有關(guan)具體(ti)要求,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製(zhi)定公布。
仿製(zhi)藥(yao)應當與(yu)參比製(zhi)劑(ji)質(zhi)量和療(liao)效一致。申請人應當參照相關(guan)技術(zhu)指導原則選擇合理的參比製(zhi)劑(ji)。
第三十六條(tiao)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,可以直接提出非處方藥(yao)上市許(xu)可申請:
(一)境內(nei)已有相同活性成分、適應症(或者功能主治)、劑(ji)型、規(gui)格的非處方藥(yao)上市的藥(yao)品;
(二)經(jing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確定的非處方藥(yao)改變劑(ji)型或者規(gui)格,但不改變適應症(或者功能主治)、給藥(yao)劑(ji)量以及給藥(yao)途徑的藥(yao)品;
(三)使用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確定的非處方藥(yao)的活性成份組成的新的複方製(zhi)劑(ji);
(四)其他直接申報非處方藥(yao)上市許(xu)可的情形。
第三十七條(tiao) 申報藥(yao)品擬(ni)使用的藥(yao)品通用名稱,未列入國(guo)家藥(yao)品標準或者藥(yao)品注冊(ce)標準的,申請人應當在提出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時同時提出通用名稱核準申請。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受理後,通用名稱核準相關(guan)資(zi)料轉(zhuan)藥(yao)典委,藥(yao)典委核準後反饋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。
申報藥(yao)品擬(ni)使用的藥(yao)品通用名稱,已列入國(guo)家藥(yao)品標準或者藥(yao)品注冊(ce)標準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在審(shen)評(ping)過程中認為(wei)需要核準藥(yao)品通用名稱的,應當通知藥(yao)典委核準通用名稱並提供相關(guan)資(zi)料,藥(yao)典委核準後反饋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。
藥(yao)典委在核準藥(yao)品通用名稱時,應當與(yu)申請人做好溝通交流,並將核準結果告知申請人。
第三十八條(tiao) 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應當組織藥(yao)學(xue)、醫(yi)學(xue)和其他技術(zhu)人員(yuan),按要求對已受理的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進(jin)行審(shen)評(ping)。
審(shen)評(ping)過程中基於(yu)風險啟動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,相關(guan)技術(zhu)機構應當在規(gui)定時限內(nei)完成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工作。
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根據藥(yao)品注冊(ce)申報資(zi)料、核查結果、檢(jian)驗(yan)結果等,對藥(yao)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(zhi)量可控性等進(jin)行綜合審(shen)評(ping),非處方藥(yao)還應當轉(zhuan)藥(yao)品評(ping)價(jia)中心進(jin)行非處方藥(yao)適宜性審(shen)查。
第三十九條(tiao) 綜合審(shen)評(ping)結論(lun)通過的,批準藥(yao)品上市,發(fa)給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。綜合審(shen)評(ping)結論(lun)不通過的,作出不予批準決(jue)定。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載明藥(yao)品批準文號(hao)、持有人、生產(chan)企業(ye)等信息。非處方藥(yao)的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還應當注明非處方藥(yao)類(lei)別。
經(jing)核準的藥(yao)品生產(chan)工藝、質(zhi)量標準、說明書和標簽作為(wei)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的附件一並發(fa)給申請人,必要時還應當附藥(yao)品上市後研究要求。上述信息納(na)入藥(yao)品品種檔案,並根據上市後變更情況及時更新。
藥(yao)品批準上市後,持有人應當按照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核準的生產(chan)工藝和質(zhi)量標準生產(chan)藥(yao)品,並按照藥(yao)品生產(ch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要求進(jin)行細化和實(shi)施。
第四十條(tiao) 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審(shen)評(ping)期間,發(fa)生可能影響藥(yao)品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(zhi)量可控性的重大變更的,申請人應當撤回原注冊(ce)申請,補(bu)充研究後重新申報。
申請人名稱變更、注冊(ce)地址名稱變更等不涉及技術(zhu)審(shen)評(ping)內(nei)容的,應當及時書麵(mian)告知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並提交相關(guan)證(zheng)明性資(zi)料。
第三節 關(guan)聯(lian)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
第四十一條(tiao) 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在審(shen)評(ping)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注冊(ce)申請時,對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選用的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進(jin)行關(guan)聯(lian)審(shen)評(ping)。
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生產(chan)企業(ye)應當按照關(guan)聯(lian)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製(zhi)度要求,在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登記平台登記產(chan)品信息和研究資(zi)料。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向社會(kuai)公示登記號(hao)、產(chan)品名稱、企業(ye)名稱、生產(chan)地址等基本信息,供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注冊(ce)申請人選擇。
第四十二條(tiao) 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申請人提出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,可以直接選用已登記的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;選用未登記的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的,相關(guan)研究資(zi)料應當隨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注冊(ce)申請一並申報。
第四十三條(tiao) 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在審(shen)評(ping)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注冊(ce)申請時,對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選用的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進(jin)行關(guan)聯(lian)審(shen)評(ping),需補(bu)充資(zi)料的,按照補(bu)充資(zi)料程序要求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申請人或者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登記企業(ye)補(bu)充資(zi)料,可以基於(yu)風險提出對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企業(ye)進(jin)行延伸檢(jian)查。
仿製(zhi)境內(nei)已上市藥(yao)品所用的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的,可以申請單獨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。
第四十四條(tiao) 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關(guan)聯(lian)審(shen)評(ping)通過的或者單獨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通過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在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登記平台更新登記狀態標識(zhi),向社會(kuai)公示相關(guan)信息。其中,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同時發(fa)給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批準通知書及核準後的生產(chan)工藝、質(zhi)量標準和標簽,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批準通知書中載明登記號(hao);不予批準的,發(fa)給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不予批準通知書。
未通過關(guan)聯(lian)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的,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產(chan)品的登記狀態維持不變,相關(guan)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申請不予批準。
第四節 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
第四十五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,是指為(wei)核實(shi)申報資(zi)料的真實(shi)性、一致性以及藥(yao)品上市商業(ye)化生產(chan)條(tiao)件,檢(jian)查藥(yao)品研製(zhi)的合規(gui)性、數據可靠性等,對研製(zhi)現(xian)場(chang)和生產(chan)現(xian)場(chang)開(kai)展的核查活動,以及必要時對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所涉及的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、輔料及直接接觸藥(yao)品的包裝(zhuang)材料和容器生產(chan)企業(ye)、供應商或者其他受托機構開(kai)展的延伸檢(jian)查活動。
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啟動的原則、程序、時限和要求,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製(zhi)定公布;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實(shi)施的原則、程序、時限和要求,由藥(yao)品核查中心製(zhi)定公布。
第四十六條(tiao) 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根據藥(yao)物創(chuang)新程度、藥(yao)物研究機構既往接受核查情況等,基於(yu)風險決(jue)定是否開(kai)展藥(yao)品注冊(ce)研製(zhi)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。
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決(jue)定啟動藥(yao)品注冊(ce)研製(zhi)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的,通知藥(yao)品核查中心在審(shen)評(ping)期間組織實(shi)施核查,同時告知申請人。藥(yao)品核查中心應當在規(gui)定時限內(nei)完成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,並將核查情況、核查結論(lun)等相關(guan)材料反饋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進(jin)行綜合審(shen)評(ping)。
第四十七條(tiao) 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根據申報注冊(ce)的品種、工藝、設(she)施、既往接受核查情況等因素,基於(yu)風險決(jue)定是否啟動藥(yao)品注冊(ce)生產(chan)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。
對於(yu)創(chuang)新藥(yao)、改良型新藥(yao)以及生物製(zhi)品等,應當進(jin)行藥(yao)品注冊(ce)生產(chan)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和上市前藥(yao)品生產(ch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檢(jian)查。
對於(yu)仿製(zhi)藥(yao)等,根據是否已獲得相應生產(chan)範(fan)圍(wei)藥(yao)品生產(chan)許(xu)可證(zheng)且已有同劑(ji)型品種上市等情況,基於(yu)風險進(jin)行藥(yao)品注冊(ce)生產(chan)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、上市前藥(yao)品生產(ch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檢(jian)查。
第四十八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應當在受理後四十日內(nei)進(jin)行初步審(shen)查,需要藥(yao)品注冊(ce)生產(chan)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的,通知藥(yao)品核查中心組織核查,提供核查所需的相關(guan)材料,同時告知申請人以及申請人或者生產(chan)企業(ye)所在地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。藥(yao)品核查中心原則上應當在審(shen)評(ping)時限屆滿四十日前完成核查工作,並將核查情況、核查結果等相關(guan)材料反饋至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。
需要上市前藥(yao)品生產(ch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檢(jian)查的,由藥(yao)品核查中心協調相關(guan)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與(yu)藥(yao)品注冊(ce)生產(chan)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同步實(shi)施。上市前藥(yao)品生產(ch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檢(jian)查的管理要求,按照藥(yao)品生產(chan)監(jian)督管理辦(ban)法的有關(guan)規(gui)定執行。
申請人應當在規(gui)定時限內(nei)接受核查。
第四十九條(tiao) 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在審(shen)評(ping)過程中,發(fa)現(xian)申報資(zi)料真實(shi)性存疑或者有明確線索舉報等,需要現(xian)場(chang)檢(jian)查核實(shi)的,應當啟動有因檢(jian)查,必要時進(jin)行抽樣檢(jian)驗(yan)。
第五十條(tiao) 申請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時,申請人和生產(chan)企業(ye)應當已取得相應的藥(yao)品生產(chan)許(xu)可證(zheng)。
第五節 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
第五十一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,包括標準複核和樣品檢(jian)驗(yan)。標準複核,是指對申請人申報藥(yao)品標準中設(she)定項(xiang)目的科學(xue)性、檢(jian)驗(yan)方法的可行性、質(zhi)控指標的合理性等進(jin)行的實(shi)驗(yan)室評(ping)估。樣品檢(jian)驗(yan),是指按照申請人申報或者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核定的藥(yao)品質(zhi)量標準對樣品進(jin)行的實(shi)驗(yan)室檢(jian)驗(yan)。
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啟動的原則、程序、時限等要求,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組織製(zhi)定公布。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前提出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的具體(ti)工作程序和要求以及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技術(zhu)要求和規(gui)範(fan),由中檢(jian)院製(zhi)定公布。
第五十二條(tiao) 與(yu)國(guo)家藥(yao)品標準收載的同品種藥(yao)品使用的檢(jian)驗(yan)項(xiang)目和檢(jian)驗(yan)方法一致的,可以不進(jin)行標準複核,隻進(jin)行樣品檢(jian)驗(yan)。其他情形應當進(jin)行標準複核和樣品檢(jian)驗(yan)。
第五十三條(tiao) 中檢(jian)院或者經(jing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指定的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承擔以下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:
(一)創(chuang)新藥(yao);
(二)改良型新藥(yao)(中藥(yao)除外);
(三)生物製(zhi)品、放射性藥(yao)品和按照藥(yao)品管理的體(ti)外診斷試(shi)劑(ji);
(四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規(gui)定的其他藥(yao)品。
境外生產(chan)藥(yao)品的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由中檢(jian)院組織口岸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實(shi)施。
其他藥(yao)品的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,由申請人或者生產(chan)企業(ye)所在地省級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承擔。
第五十四條(tiao) 申請人完成支持藥(yao)品上市的藥(yao)學(xue)相關(guan)研究,確定質(zhi)量標準,並完成商業(ye)規(gui)模生產(chan)工藝驗(yan)證(zheng)後,可以在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前向中檢(jian)院或者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提出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;申請人未在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前提出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的,在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四十日內(nei)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啟動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。原則上申請人在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前隻能提出一次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,不得同時向多個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提出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。
申請人提交的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資(zi)料應當與(yu)藥(yao)品注冊(ce)申報資(zi)料的相應內(nei)容一致,不得在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過程中變更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、樣品和資(zi)料等。
第五十五條(tiao) 境內(nei)生產(chan)藥(yao)品的注冊(ce)申請,申請人在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前提出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的,向相關(guan)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申請抽樣,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組織進(jin)行抽樣並封簽,由申請人將抽樣單、樣品、檢(jian)驗(yan)所需資(zi)料及標準物質(zhi)等送至相應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。
境外生產(chan)藥(yao)品的注冊(ce)申請,申請人在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前提出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的,申請人應當按規(gui)定要求抽取樣品,並將樣品、檢(jian)驗(yan)所需資(zi)料及標準物質(zhi)等送至中檢(jian)院。
第五十六條(tiao) 境內(nei)生產(chan)藥(yao)品的注冊(ce)申請,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需要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應當在受理後四十日內(nei)向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和申請人發(fa)出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通知。申請人向相關(guan)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申請抽樣,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組織進(jin)行抽樣並封簽,申請人應當在規(gui)定時限內(nei)將抽樣單、樣品、檢(jian)驗(yan)所需資(zi)料及標準物質(zhi)等送至相應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。
境外生產(chan)藥(yao)品的注冊(ce)申請,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需要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的,申請人應當按規(gui)定要求抽取樣品,並將樣品、檢(jian)驗(yan)所需資(zi)料及標準物質(zhi)等送至中檢(jian)院。
第五十七條(tiao) 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應當在五日內(nei)對申請人提交的檢(jian)驗(yan)用樣品及資(zi)料等進(jin)行審(shen)核,作出是否接收的決(jue)定,同時告知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。需要補(bu)正的,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。
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原則上應當在審(shen)評(ping)時限屆滿四十日前,將標準複核意見(xian)和檢(jian)驗(yan)報告反饋至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。
第五十八條(tiao) 在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、核查過程中,發(fa)現(xian)申報資(zi)料真實(shi)性存疑或者有明確線索舉報,或者認為(wei)有必要進(jin)行樣品檢(jian)驗(yan)的,可抽取樣品進(jin)行樣品檢(jian)驗(yan)。
審(shen)評(ping)過程中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可以基於(yu)風險提出質(zhi)量標準單項(xiang)複核。
第四章 藥(yao)品加快上市注冊(ce)程序
第一節 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程序
第五十九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,用於(yu)防治嚴重危及生命或者嚴重影響生存質(zhi)量的疾病,且尚無有效防治手段或者與(yu)現(xian)有治療(liao)手段相比有足夠證(zheng)據表明具有明顯臨床優(you)勢(shi)的創(chuang)新藥(yao)或者改良型新藥(yao)等,申請人可以申請適用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程序。
第六十條(tiao) 申請適用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程序的,申請人應當向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提出申請。符合條(tiao)件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按照程序公示後納(na)入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程序。
第六十一條(tiao) 對納(na)入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程序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,給予以下政策支持:
(一)申請人可以在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關(guan)鍵階段向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提出溝通交流申請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安排審(shen)評(ping)人員(yuan)進(jin)行溝通交流;
(二)申請人可以將階段性研究資(zi)料提交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基於(yu)已有研究資(zi)料,對下一步研究方案提出意見(xian)或者建議,並反饋給申請人。
第六十二條(tiao) 對納(na)入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程序的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,申請人發(fa)現(xian)不再符合納(na)入條(tiao)件時,應當及時向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提出終止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程序。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發(fa)現(xian)不再符合納(na)入條(tiao)件的,應當及時終止該品種的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程序,並告知申請人。
第二節 附條(tiao)件批準程序
第六十三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,符合以下情形的藥(yao)品,可以申請附條(tiao)件批準:
(一)治療(liao)嚴重危及生命且尚無有效治療(liao)手段的疾病的藥(yao)品,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已有數據證(zheng)實(shi)療(liao)效並能預測(ce)其臨床價(jia)值的;
(二)公共衛生方麵(mian)急需的藥(yao)品,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已有數據顯示療(liao)效並能預測(ce)其臨床價(jia)值的;
(三)應對重大突發(fa)公共衛生事件急需的疫苗或者國(guo)家衛生健康委員(yuan)會(kuai)認定急需的其他疫苗,經(jing)評(ping)估獲益大於(yu)風險的。
第六十四條(tiao) 申請附條(tiao)件批準的,申請人應當就附條(tiao)件批準上市的條(tiao)件和上市後繼續完成的研究工作等與(yu)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溝通交流,經(jing)溝通交流確認後提出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。
經(jing)審(shen)評(ping),符合附條(tiao)件批準要求的,在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中載明附條(tiao)件批準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的有效期、上市後需要繼續完成的研究工作及完成時限等相關(guan)事項(xiang)。
第六十五條(tiao) 審(shen)評(ping)過程中,發(fa)現(xian)納(na)入附條(tiao)件批準程序的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不能滿足附條(tiao)件批準條(tiao)件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應當終止該品種附條(tiao)件批準程序,並告知申請人按照正常程序研究申報。
第六十六條(tiao) 對附條(tiao)件批準的藥(yao)品,持有人應當在藥(yao)品上市後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,並在規(gui)定期限內(nei)按照要求完成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等相關(guan)研究,以補(bu)充申請方式申報。
對批準疫苗注冊(ce)申請時提出進(jin)一步研究要求的,疫苗持有人應當在規(gui)定期限內(nei)完成研究。
第六十七條(tiao) 對附條(tiao)件批準的藥(yao)品,持有人逾期未按照要求完成研究或者不能證(zheng)明其獲益大於(yu)風險的,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應當依法處理,直至注銷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。
第三節 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
第六十八條(tiao) 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時,以下具有明顯臨床價(jia)值的藥(yao)品,可以申請適用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:
(一)臨床急需的短缺藥(yao)品、防治重大傳染病和罕見(xian)病等疾病的創(chuang)新藥(yao)和改良型新藥(yao);
(二)符合兒童生理特征的兒童用藥(yao)品新品種、劑(ji)型和規(gui)格;
(三)疾病預防、控製(zhi)急需的疫苗和創(chuang)新疫苗;
(四)納(na)入突破性治療(liao)藥(yao)物程序的藥(yao)品;
(五)符合附條(tiao)件批準的藥(yao)品;
(六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規(gui)定其他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的情形。
第六十九條(tiao) 申請人在提出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前,應當與(yu)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溝通交流,經(jing)溝通交流確認後,在提出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的同時,向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提出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申請。符合條(tiao)件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按照程序公示後納(na)入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。
第七十條(tiao) 對納(na)入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的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,給予以下政策支持:
(一)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的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為(wei)一百三十日;
(二)臨床急需的境外已上市境內(nei)未上市的罕見(xian)病藥(yao)品,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為(wei)七十日;
(三)需要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和核準藥(yao)品通用名稱的,予以優(you)先安排;
(四)經(jing)溝通交流確認後,可以補(bu)充提交技術(zhu)資(zi)料。
第七十一條(tiao) 審(shen)評(ping)過程中,發(fa)現(xian)納(na)入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的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不能滿足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條(tiao)件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應當終止該品種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,按照正常審(shen)評(ping)程序審(shen)評(ping),並告知申請人。
第四節 特別審(shen)批程序
第七十二條(tiao) 在發(fa)生突發(fa)公共衛生事件的威脅時以及突發(fa)公共衛生事件發(fa)生後,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可以依法決(jue)定對突發(fa)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所需防治藥(yao)品實(shi)行特別審(shen)批。
第七十三條(tiao) 對實(shi)施特別審(shen)批的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,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按照統(tong)一指揮、早期介入、快速高效、科學(xue)審(shen)批的原則,組織加快並同步開(kai)展藥(yao)品注冊(ce)受理、審(shen)評(ping)、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工作。特別審(shen)批的情形、程序、時限、要求等按照藥(yao)品特別審(shen)批程序規(gui)定執行。
第七十四條(tiao) 對納(na)入特別審(shen)批程序的藥(yao)品,可以根據疾病防控的特定需要,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和範(fan)圍(wei)內(nei)使用。
第七十五條(tiao) 對納(na)入特別審(shen)批程序的藥(yao)品,發(fa)現(xian)其不再符合納(na)入條(tiao)件的,應當終止該藥(yao)品的特別審(shen)批程序,並告知申請人。
第五章 藥(yao)品上市後變更和再注冊(ce)
第一節 藥(yao)品上市後研究和變更
第七十六條(tiao) 持有人應當主動開(kai)展藥(yao)品上市後研究,對藥(yao)品的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(zhi)量可控性進(jin)行進(jin)一步確證(zheng),加強對已上市藥(yao)品的持續管理。
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及附件要求持有人在藥(yao)品上市後開(kai)展相關(guan)研究工作的,持有人應當在規(gui)定時限內(nei)完成並按照要求提出補(bu)充申請、備(bei)案或者報告。
藥(yao)品批準上市後,持有人應當持續開(kai)展藥(yao)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,根據有關(guan)數據及時備(bei)案或者提出修訂說明書的補(bu)充申請,不斷更新完善說明書和標簽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依職(zhi)責可以根據藥(yao)品不良反應監(jian)測(ce)和藥(yao)品上市後評(ping)價(jia)結果等,要求持有人對說明書和標簽進(jin)行修訂。
第七十七條(tiao) 藥(yao)品上市後的變更,按照其對藥(yao)品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(zhi)量可控性的風險和產(chan)生影響的程度,實(shi)行分類(lei)管理,分為(wei)審(shen)批類(lei)變更、備(bei)案類(lei)變更和報告類(lei)變更。
持有人應當按照相關(guan)規(gui)定,參照相關(guan)技術(zhu)指導原則,全麵(mian)評(ping)估、驗(yan)證(zheng)變更事項(xiang)對藥(yao)品安全性、有效性和質(zhi)量可控性的影響,進(jin)行相應的研究工作。
藥(yao)品上市後變更研究的技術(zhu)指導原則,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製(zhi)定,並向社會(kuai)公布。
第七十八條(tiao) 以下變更,持有人應當以補(bu)充申請方式申報,經(jing)批準後實(shi)施:
(一)藥(yao)品生產(chan)過程中的重大變更;
(二)藥(yao)品說明書中涉及有效性內(nei)容以及增加安全性風險的其他內(nei)容的變更;
(三)持有人轉(zhuan)讓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;
(四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規(gui)定需要審(shen)批的其他變更。
第七十九條(tiao) 以下變更,持有人應當在變更實(shi)施前,報所在地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備(bei)案:
(一)藥(yao)品生產(chan)過程中的中等變更;
(二)藥(yao)品包裝(zhuang)標簽內(nei)容的變更;
(三)藥(yao)品分包裝(zhuang);
(四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規(gui)定需要備(bei)案的其他變更。
境外生產(chan)藥(yao)品發(fa)生上述變更的,應當在變更實(shi)施前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備(bei)案。
藥(yao)品分包裝(zhuang)備(bei)案的程序和要求,由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製(zhi)定發(fa)布。
第八十條(tiao) 以下變更,持有人應當在年度報告中報告:
(一)藥(yao)品生產(chan)過程中的微小變更;
(二)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規(gui)定需要報告的其他變更。
第八十一條(tiao) 藥(yao)品上市後提出的補(bu)充申請,需要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的,參照本辦(ban)法有關(guan)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程序進(jin)行。
第二節 藥(yao)品再注冊(ce)
第八十二條(tiao) 持有人應當在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有效期屆滿前六個月申請再注冊(ce)。境內(nei)生產(chan)藥(yao)品再注冊(ce)申請由持有人向其所在地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提出,境外生產(chan)藥(yao)品再注冊(ce)申請由持有人向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提出。
第八十三條(tiao) 藥(yao)品再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,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或者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對持有人開(kai)展藥(yao)品上市後評(ping)價(jia)和不良反應監(jian)測(ce)情況,按照藥(yao)品批準證(zheng)明文件和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要求開(kai)展相關(guan)工作情況,以及藥(yao)品批準證(zheng)明文件載明信息變化情況等進(jin)行審(shen)查,符合規(gui)定的,予以再注冊(ce),發(fa)給藥(yao)品再注冊(ce)批準通知書。不符合規(gui)定的,不予再注冊(ce),並報請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注銷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。
第八十四條(tiao)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予再注冊(ce):
(一)有效期屆滿未提出再注冊(ce)申請的;
(二)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有效期內(nei)持有人不能履行持續考察藥(yao)品質(zhi)量、療(liao)效和不良反應責任的;
(三)未在規(gui)定時限內(nei)完成藥(yao)品批準證(zheng)明文件和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要求的研究工作且無合理理由的;
(四)經(jing)上市後評(ping)價(jia),屬於(yu)療(liao)效不確切、不良反應大或者因其他原因危害人體(ti)健康的;
(五)法律、行政法規(gui)規(gui)定的其他不予再注冊(ce)情形。
對不予再注冊(ce)的藥(yao)品,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有效期屆滿時予以注銷。
第六章 受理、撤回申請、審(shen)批決(jue)定和爭議解決(jue)
第八十五條(tiao) 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收到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後進(jin)行形式審(shen)查,並根據下列情況分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(jue)定:
(一)申請事項(xiang)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許(xu)可的,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(jue)定,並說明理由。
(二)申請事項(xiang)依法不屬於(yu)本部門職(zhi)權(quan)範(fan)圍(wei)的,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(jue)定,並告知申請人向有關(guan)行政機關(guan)申請。
(三)申報資(zi)料存在可以當場(chang)更正的錯誤的,應當允許(xu)申請人當場(chang)更正;更正後申請材料齊(qi)全、符合法定形式的,應當予以受理。
(四)申報資(zi)料不齊(qi)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,應當當場(chang)或者在五日內(nei)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(bu)正的全部內(nei)容。按照規(gui)定需要在告知時一並退回申請材料的,應當予以退回。申請人應當在三十日內(nei)完成補(bu)正資(zi)料。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予補(bu)正的,視為(wei)放棄申請,無需作出不予受理的決(jue)定。逾期未告知申請人補(bu)正的,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(wei)受理。
(五)申請事項(xiang)屬於(yu)本部門職(zhi)權(quan)範(fan)圍(wei),申報資(zi)料齊(qi)全、符合法定形式,或者申請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(bu)正資(zi)料的,應當受理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。
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,需要申請人繳納(na)費用的,申請人應當按規(gui)定繳納(na)費用。申請人未在規(gui)定期限內(nei)繳納(na)費用的,終止藥(yao)品注冊(ce)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。
第八十六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,有藥(yao)品安全性新發(fa)現(xian)的,申請人應當及時報告並補(bu)充相關(guan)資(zi)料。
第八十七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,需要申請人在原申報資(zi)料基礎上補(bu)充新的技術(zhu)資(zi)料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原則上提出一次補(bu)充資(zi)料要求,列明全部問題後,以書麵(mian)方式通知申請人在八十日內(nei)補(bu)充提交資(zi)料。申請人應當一次性按要求提交全部補(bu)充資(zi)料,補(bu)充資(zi)料時間不計入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時限。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收到申請人全部補(bu)充資(zi)料後啟動審(shen)評(ping),審(shen)評(ping)時限延長三分之一;適用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的,審(shen)評(ping)時限延長四分之一。
不需要申請人補(bu)充新的技術(zhu)資(zi)料,僅需要申請人對原申報資(zi)料進(jin)行解釋說明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通知申請人在五日內(nei)按照要求提交相關(guan)解釋說明。
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認為(wei)存在實(shi)質(zhi)性缺陷無法補(bu)正的,不再要求申請人補(bu)充資(zi)料。基於(yu)已有申報資(zi)料做出不予批準的決(jue)定。
第八十八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的補(bu)充申請,在審(shen)評(ping)期間,不得補(bu)充新的技術(zhu)資(zi)料;如需要開(kai)展新的研究,申請人可以在撤回後重新提出申請。
第八十九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,申請人可以提出撤回申請。同意撤回申請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或者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終止其注冊(ce)程序,並告知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等技術(zhu)機構。審(shen)評(ping)、核查和檢(jian)驗(yan)過程中發(fa)現(xian)涉嫌存在隱瞞真實(shi)情況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等違法行為(wei)的,依法處理,申請人不得撤回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。
第九十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期間,對於(yu)審(shen)評(ping)結論(lun)為(wei)不通過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應當告知申請人不通過的理由,申請人可以在十五日內(nei)向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提出異議。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結合申請人的異議意見(xian)進(jin)行綜合評(ping)估並反饋申請人。
申請人對綜合評(ping)估結果仍有異議的,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應當按照規(gui)定,在五十日內(nei)組織專(zhuan)家谘詢委員(yuan)會(kuai)論(lun)證(zheng),並綜合專(zhuan)家論(lun)證(zheng)結果形成最終的審(shen)評(ping)結論(lun)。
申請人異議和專(zhuan)家論(lun)證(zheng)時間不計入審(shen)評(ping)時限。
第九十一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期間,申請人認為(wei)工作人員(yuan)在藥(yao)品注冊(ce)受理、審(shen)評(ping)、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、審(shen)批等工作中違反規(gui)定或者有不規(gui)範(fan)行為(wei)的,可以向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(guan)投訴舉報。
第九十二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符合法定要求的,予以批準。
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不予批準:
(一)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的研究資(zi)料不足以支持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或者不能保障受試(shi)者安全的;
(二)申報資(zi)料顯示其申請藥(yao)品安全性、有效性、質(zhi)量可控性等存在較大缺陷的;
(三)申報資(zi)料不能證(zheng)明藥(yao)品安全性、有效性、質(zhi)量可控性,或者經(jing)評(ping)估認為(wei)藥(yao)品風險大於(yu)獲益的;
(四)申請人未能在規(gui)定時限內(nei)補(bu)充資(zi)料的;
(五)申請人拒絕接受或者無正當理由未在規(gui)定時限內(nei)接受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的;
(六)藥(yao)品注冊(ce)過程中認為(wei)申報資(zi)料不真實(shi),申請人不能證(zheng)明其真實(shi)性的;
(七)藥(yao)品注冊(ce)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或者樣品檢(jian)驗(yan)結果不符合規(gui)定的;
(八)法律法規(gui)規(gui)定的不應當批準的其他情形。
第九十三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審(shen)批結束後,申請人對行政許(xu)可決(jue)定有異議的,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複議或者行政訴訟。
第七章 工作時限
第九十四條(tiao) 本辦(ban)法所規(gui)定的時限是藥(yao)品注冊(ce)的受理、審(shen)評(ping)、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、審(shen)批等工作的最長時間。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相關(guan)工作時限,按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相關(guan)規(gui)定執行。
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等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應當明確本單位工作程序和時限,並向社會(kuai)公布。
第九十五條(tiao) 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收到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後進(jin)行形式審(shen)查,應當在五日內(nei)作出受理、補(bu)正或者不予受理決(jue)定。
第九十六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審(shen)評(ping)時限,按照以下規(gui)定執行:
(一)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請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補(bu)充申請的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時限為(wei)六十日;
(二)藥(yao)品上市許(xu)可申請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為(wei)二百日,其中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的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為(wei)一百三十日,臨床急需境外已上市罕見(xian)病用藥(yao)優(you)先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的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為(wei)七十日;
(三)單獨申報仿製(zhi)境內(nei)已上市化學(xue)原料藥(yao)的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為(wei)二百日;
(四)審(shen)批類(lei)變更的補(bu)充申請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為(wei)六十日,補(bu)充申請合並申報事項(xiang)的,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為(wei)八十日,其中涉及臨床試(shi)驗(yan)研究數據審(shen)查、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檢(jian)驗(yan)的審(shen)評(ping)時限為(wei)二百日;
(五)藥(yao)品通用名稱核準時限為(wei)三十日;
(六)非處方藥(yao)適宜性審(shen)核時限為(wei)三十日。
關(guan)聯(lian)審(shen)評(ping)時限與(yu)其關(guan)聯(lian)藥(yao)品製(zhi)劑(ji)的審(shen)評(ping)時限一致。
第九十七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核查時限,按照以下規(gui)定執行:
(一)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應當在藥(yao)品注冊(ce)申請受理後四十日內(nei)通知藥(yao)品核查中心啟動核查,並同時通知申請人;
(二)藥(yao)品核查中心原則上在審(shen)評(ping)時限屆滿四十日前完成藥(yao)品注冊(ce)生產(chan)現(xian)場(chang)核查,並將核查情況、核查結果等相關(guan)材料反饋至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。
第九十八條(tiao) 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時限,按照以下規(gui)定執行:
(一)樣品檢(jian)驗(yan)時限為(wei)六十日,樣品檢(jian)驗(yan)和標準複核同時進(jin)行的時限為(wei)九十日;
(二)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過程中補(bu)充資(zi)料時限為(wei)三十日;
(三)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原則上在審(shen)評(ping)時限屆滿四十日前完成藥(yao)品注冊(ce)檢(jian)驗(yan)相關(guan)工作,並將藥(yao)品標準複核意見(xian)和檢(jian)驗(yan)報告反饋至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。
第九十九條(tiao) 藥(yao)品再注冊(ce)審(shen)查審(shen)批時限為(wei)一百二十日。
第一百條(tiao) 行政審(shen)批決(jue)定應當在二十日內(nei)作出。
第一百零一條(tiao) 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應當自作出藥(yao)品注冊(ce)審(shen)批決(jue)定之日起十日內(nei)頒發(fa)、送達(da)有關(guan)行政許(xu)可證(zheng)件。
第一百零二條(tiao) 因品種特性及審(shen)評(ping)、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等工作遇到特殊情況確需延長時限的,延長的時限不得超過原時限的二分之一,經(jing)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、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等相關(guan)技術(zhu)機構負責人批準後,由延長時限的技術(zhu)機構書麵(mian)告知申請人,並通知其他相關(guan)技術(zhu)機構。
第一百零三條(tiao) 以下時間不計入相關(guan)工作時限:
(一)申請人補(bu)充資(zi)料、核查後整改以及按要求核對生產(chan)工藝、質(zhi)量標準和說明書等所占用的時間;
(二)因申請人原因延遲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、召開(kai)專(zhuan)家谘詢會(kuai)等的時間;
(三)根據法律法規(gui)的規(gui)定中止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的,中止審(shen)評(ping)審(shen)批程序期間所占用的時間;
(四)啟動境外核查的,境外核查所占用的時間。
第八章 監(jian)督管理
第一百零四條(tiao) 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負責對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等相關(guan)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及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承擔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相關(guan)工作的監(jian)督管理、考核評(ping)價(jia)與(yu)指導。
第一百零五條(tiao) 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應當依照法律、法規(gui)的規(gui)定對藥(yao)品研製(zhi)活動進(jin)行監(jian)督檢(jian)查,必要時可以對為(wei)藥(yao)品研製(zhi)提供產(chan)品或者服務(wu)的單位和個人進(jin)行延伸檢(jian)查,有關(guan)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,不得拒絕和隱瞞。
第一百零六條(tiao) 信息中心負責建立藥(yao)品品種檔案,對藥(yao)品實(shi)行編碼管理,匯集藥(yao)品注冊(ce)申報、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安全性相關(guan)報告、審(shen)評(ping)、核查、檢(jian)驗(yan)、審(shen)批以及藥(yao)品上市後變更的審(shen)批、備(bei)案、報告等信息,並持續更新。藥(yao)品品種檔案和編碼管理的相關(guan)製(zhi)度,由信息中心製(zhi)定公布。
第一百零七條(tiao) 省、自治區(ou)、直轄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對轄區(ou)內(nei)藥(yao)物非臨床安全性評(ping)價(jia)研究機構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機構等遵守藥(yao)物非臨床研究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等情況進(jin)行日常監(jian)督檢(jian)查,監(jian)督其持續符合法定要求。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根據需要進(jin)行藥(yao)物非臨床安全性評(ping)價(jia)研究機構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機構等研究機構的監(jian)督檢(jian)查。
第一百零八條(tiao) 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建立藥(yao)品安全信用管理製(zhi)度,藥(yao)品核查中心負責建立藥(yao)物非臨床安全性評(ping)價(jia)研究機構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機構藥(yao)品安全信用檔案,記錄許(xu)可頒發(fa)、日常監(jian)督檢(jian)查結果、違法行為(wei)查處等情況,依法向社會(kuai)公布並及時更新。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,增加監(jian)督檢(jian)查頻次,並可以按照國(guo)家規(gui)定實(shi)施聯(lian)合懲戒。藥(yao)物非臨床安全性評(ping)價(jia)研究機構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機構藥(yao)品安全信用檔案的相關(guan)製(zhi)度,由藥(yao)品核查中心製(zhi)定公布。
第一百零九條(tiao) 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依法向社會(kuai)公布藥(yao)品注冊(ce)審(shen)批事項(xiang)清單及法律依據、審(shen)批要求和辦(ban)理時限,向申請人公開(kai)藥(yao)品注冊(ce)進(jin)度,向社會(kuai)公開(kai)批準上市藥(yao)品的審(shen)評(ping)結論(lun)和依據以及監(jian)督檢(jian)查發(fa)現(xian)的違法違規(gui)行為(wei),接受社會(kuai)監(jian)督。
批準上市藥(yao)品的說明書應當向社會(kuai)公開(kai)並及時更新。其中,疫苗還應當公開(kai)標簽內(nei)容並及時更新。
未經(jing)申請人同意,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、專(zhuan)業(ye)技術(zhu)機構及其工作人員(yuan)、參與(yu)專(zhuan)家評(ping)審(shen)等的人員(yuan)不得披露申請人提交的商業(ye)秘密、未披露信息或者保密商務(wu)信息,法律另有規(gui)定或者涉及國(guo)家安全、重大社會(kuai)公共利益的除外。
第一百一十條(tiao)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由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注銷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,並予以公布:
(一)持有人自行提出注銷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的;
(二)按照本辦(ban)法規(gui)定不予再注冊(ce)的;
(三)持有人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、藥(yao)品生產(chan)許(xu)可證(zheng)等行政許(xu)可被依法吊銷或者撤銷的;
(四)按照《藥(yao)品管理法》第八十三條(tiao)的規(gui)定,療(liao)效不確切、不良反應大或者因其他原因危害人體(ti)健康的;
(五)按照《疫苗管理法》第六十一條(tiao)的規(gui)定,經(jing)上市後評(ping)價(jia),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嚴重或者其他原因危害人體(ti)健康的;
(六)按照《疫苗管理法》第六十二條(tiao)的規(gui)定,經(jing)上市後評(ping)價(jia)發(fa)現(xian)該疫苗品種的產(chan)品設(she)計、生產(chan)工藝、安全性、有效性或者質(zhi)量可控性明顯劣於(yu)預防、控製(zhi)同種疾病的其他疫苗品種的;
(七)違反法律、行政法規(gui)規(gui)定,未按照藥(yao)品批準證(zheng)明文件要求或者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要求在規(gui)定時限內(nei)完成相應研究工作且無合理理由的;
(八)其他依法應當注銷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的情形。
第九章 法律責任
第一百一十一條(tiao) 在藥(yao)品注冊(ce)過程中,提供虛假的證(zheng)明、數據、資(zi)料、樣品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騙取臨床試(shi)驗(yan)許(xu)可或者藥(yao)品注冊(ce)等許(xu)可的,按照《藥(yao)品管理法》第一百二十三條(tiao)處理。
第一百一十二條(tiao) 申請疫苗臨床試(shi)驗(yan)、注冊(ce)提供虛假數據、資(zi)料、樣品或者有其他欺騙行為(wei)的,按照《疫苗管理法》第八十一條(tiao)進(jin)行處理。
第一百一十三條(tiao) 在藥(yao)品注冊(ce)過程中,藥(yao)物非臨床安全性評(ping)價(jia)研究機構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機構等,未按照規(gui)定遵守藥(yao)物非臨床研究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、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質(zhi)量管理規(gui)範(fan)等的,按照《藥(yao)品管理法》第一百二十六條(tiao)處理。
第一百一十四條(tiao) 未經(jing)批準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的,按照《藥(yao)品管理法》第一百二十五條(tiao)處理;開(kai)展生物等效性試(shi)驗(yan)未備(bei)案的,按照《藥(yao)品管理法》第一百二十七條(tiao)處理。
第一百一十五條(tiao) 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期間,發(fa)現(xian)存在安全性問題或者其他風險,臨床試(shi)驗(yan)申辦(ban)者未及時調整臨床試(shi)驗(yan)方案、暫停或者終止臨床試(shi)驗(yan),或者未向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報告的,按照《藥(yao)品管理法》第一百二十七條(tiao)處理。
第一百一十六條(tiao) 違反本辦(ban)法第二十八條(tiao)、第三十三條(tiao)規(gui)定,申辦(ban)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責令限期改正;逾期不改正的,處一萬(mo)元以上三萬(mo)元以下罰款:
(一)開(kai)展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前未按規(gui)定在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登記與(yu)信息公示平台進(jin)行登記;
(二)未按規(gui)定提交研發(fa)期間安全性更新報告;
(三)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結束後未登記臨床試(shi)驗(yan)結果等信息。
第一百一十七條(tiao) 藥(yao)品檢(jian)驗(yan)機構在承擔藥(yao)品注冊(ce)所需要的檢(jian)驗(yan)工作時,出具虛假檢(jian)驗(yan)報告的,按照《藥(yao)品管理法》第一百三十八條(tiao)處理。
第一百一十八條(tiao) 對不符合條(tiao)件而批準進(jin)行藥(yao)物臨床試(shi)驗(yan)、不符合條(tiao)件的藥(yao)品頒發(fa)藥(yao)品注冊(ce)證(zheng)書的,按照《藥(yao)品管理法》第一百四十七條(tiao)處理。
第一百一十九條(tiao) 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(yuan)在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過程中有違法違規(gui)行為(wei)的,按照相關(guan)法律法規(gui)處理。
第十章 附 則
第一百二十條(tiao) 麻醉藥(yao)品、精神藥(yao)品、醫(yi)療(liao)用毒性藥(yao)品、放射性藥(yao)品、藥(yao)品類(lei)易製(zhi)毒化學(xue)品等有其他特殊管理規(gui)定藥(yao)品的注冊(ce)申請,除按照本辦(ban)法的規(gui)定辦(ban)理外,還應當符合國(guo)家的其他有關(guan)規(gui)定。
第一百二十一條(tiao) 出口疫苗的標準應當符合進(jin)口國(guo)(地區(ou))的標準或者合同要求。
第一百二十二條(tiao) 擬(ni)申報注冊(ce)的藥(yao)械組合產(chan)品,已有同類(lei)產(chan)品經(jing)屬性界定為(wei)藥(yao)品的,按照藥(yao)品進(jin)行申報;尚未經(jing)屬性界定的,申請人應當在申報注冊(ce)前向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申請產(chan)品屬性界定。屬性界定為(wei)藥(yao)品為(wei)主的,按照本辦(ban)法規(gui)定的程序進(jin)行注冊(ce),其中屬於(yu)醫(yi)療(liao)器械部分的研究資(zi)料由國(guo)家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醫(yi)療(liao)器械技術(zhu)審(shen)評(ping)中心作出審(shen)評(ping)結論(lun)後,轉(zhuan)交藥(yao)品審(shen)評(ping)中心進(jin)行綜合審(shen)評(ping)。
第一百二十三條(tiao) 境內(nei)生產(chan)藥(yao)品批準文號(hao)格式為(wei):國(guo)藥(yao)準字H(Z、S)+四位年號(hao)+四位順序號(hao)。中國(guo)香港、澳門和台灣地區(ou)生產(chan)藥(yao)品批準文號(hao)格式為(wei):國(guo)藥(yao)準字H(Z、S)C+四位年號(hao)+四位順序號(hao)。
境外生產(chan)藥(yao)品批準文號(hao)格式為(wei):國(guo)藥(yao)準字H(Z、S)J+四位年號(hao)+四位順序號(hao)。
其中,H代表化學(xue)藥(yao),Z代表中藥(yao),S代表生物製(zhi)品。
藥(yao)品批準文號(hao),不因上市後的注冊(ce)事項(xiang)的變更而改變。
中藥(yao)另有規(gui)定的從其規(gui)定。
第一百二十四條(tiao) 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部門製(zhi)作的藥(yao)品注冊(ce)批準證(zheng)明電(dian)子文件及原料藥(yao)批準文件電(dian)子文件與(yu)紙質(zhi)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
第一百二十五條(tiao) 本辦(ban)法規(gui)定的期限以工作日計算。
第一百二十六條(tiao) 本辦(ban)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。2007年7月10日原國(guo)家食品藥(yao)品監(jian)督管理局令第28號(hao)公布的《藥(yao)品注冊(ce)管理辦(ban)法》同時廢止。